深圳今年首轮集中供地火热落幕 国央企深圳拿地主力常态化

2022-05-18 16:41:42

热水器维修 https://www.120xiu.com

网易房产讯,五一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深圳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土拍开幕,共8宗地块,土地总面积约32.1万㎡,总建筑规模约107万㎡,总起始价约168.11亿。

虽然今年以来,全国土拍整体热度处于低位运行中,但深圳本次土拍依旧保持了较高的热度,在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角逐后,最终8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万科+深圳人才安居、龙岗人才安居、华润置地、深业+龙华人才安居、天健、坪山城投等国家队“瓜分”今日全部地块。

并且,所有地块均拍至最高限制地价,成交总金额达到193亿元,其中5块更是在拍至保障性租赁住房最高限制面积后,进入了摇号环节。

此次的深圳首轮土拍,8宗地块共超20家房企报名竞拍,当中不仅有招商、华润、保利、中海、华发、建发央企国企,还有如深圳本土民营房企卓越,据了解也参与了今日两宗地块的竞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行业背景下,国企央企深圳拿地主力常态化,民营房企虽然没有收获地块,但参与竞拍已经非常难得,一来说明其现金流稳定,同时也说明其仍然保持着自有的拿地节奏。

本批次拍地交易,延续了深圳2021年居住用地集中出让规则,限地价、限房价、强调“房地联动”。除龙岗区宝龙街道G02310-0001宗地外,其余7宗用地均采用“三限双竞+摇号”的方式出让。并且,本批次用地最高溢价率仍控制在15%以内,通过明确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限价强化“房地联动”,引导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1年的集中供地规则相比,本批次供地计划中,供地规则出现了几点变化。

首先是销售限价,限价是深圳的常规操作,但是这一次对比下,今年则有一个重要的信号——限价对比去年土拍,尤其是后两轮集中土拍,宝安、光明和龙华的4宗地的销售限价有所上调,上调幅度在5%-10%不等,出现明显上调。

其次,还有此次土拍不再将新建租赁住房的指标,利用竞自持和竞配建的方式,给开发商加压,而是在土地挂牌中明确表示土地中需要进行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赁住房,给了开发商选择的余地。

市场分析认为,2022首次集中土拍对价格的调整,是一个市场向好的信号,也给到开发商们更高的预期,一改去年第三批拍地不停的降价带来的市场冷却,销售限价松绑,有利于改善利润预期,为开发商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提高拿地开工的积极性,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

【今日拍地结果如下】

【国企央企深圳拿地主力常态化,民企拿地不易】

自去年开始,深圳土地市场实行“集中供地”模式,分别在5月、9月、11月份分三批集中出让涉宅用地。从土拍过程来看,三轮土拍出现了先扬后抑的走势,从第一轮的高溢价抢地到第三轮的以底价成交为主。

三轮宅地,分别供应40.6万平、90.4万平、38.1万平,共计169.1万平米,超额完成去年宅地供应目标。

2021年深圳共出让39宗居住用地,1宗流拍,成交楼面价17867元/平,同比增长1.2%,其中24宗宅地以最高限制地价成交,占比61.5%,房企拿地热情持续高涨。

具体来看,2021年度三次的集中供地,第一批集中供地顺利出让6宗地块,竞拍过程激烈,最高溢价率达到45%,最终收金138.4亿;第二批集中供地加大力度,共推出22宗居住用地,但出让条件更加严格,溢价率控制在15%以内,最终成功出让21宗,揽金超450亿元;第三批集中供地推出11宗地块,完美收官,11宗地块均顺利出让,但基本底价成交,收金近370亿元。

深圳三轮集中供地中,多家民营房企“出局”。深圳第一轮集中供地溢价率调低至15%,增设“摇号”机制,仅4家民企获4宗宅地。第三轮集中供地出让的11宗地皆为“三限双竞+摇号”的拍地机制,民企仅星河地产和鸿荣源拍得两宗宅地,其余皆由国企竞得。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名录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