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4-12 10:51:14
本轮疫情,仍在持续。
上海局面依旧不容乐观。
昨天,上海新增本土”914+25173”例。
每天新增感染者超过2万,实在让人揪心。
所幸,绝大多数感染者,都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这意味着,传播链条正在被切断,疫情慢慢变得可控起来。
除了上海,全国多地也出现新增。
同样在昨天。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广州占1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广州占9例。
上海之后,再现广州。
又是突如其来的病毒;
又是人口超过1800万的超大城市;
广州的疫情会向何处去?
她对整个中国的抗疫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所有人都忐忑不安。
1
广州这一轮疫情,是从4月9日开始的。
4月9日,广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通报,广州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初步研判,相关封控区域内,可能已发生社区传播。
然而,在正式通报之前,广州已经紧急行动起来。
4月8日下午,广州的不少微信群里,开始出现招募志愿者的需求信息。
在白云区景泰街,全员核酸检测迅速开始。
随后,荔湾区多个街道,越秀区全区,白云区全区,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这一晚,无数广州人彻夜未眠,防疫工作人员工作到天亮。
到4月9日早晨,广州的11个区,都已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没有耽误,没有动员,但所有的广州人都紧急站了出来。
他们通宵达旦,只为尽快完成核酸检测,和病毒赛跑。
4月9日清晨,广州发布32号通告,对部分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随后,相关区,开始陆续暂停堂食,和线下教学。
5个小时后,4月9日中午12点,广州已经查明病毒来源:
确诊病例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BA.2变异分支。
海珠区第二轮全区全员核酸检测,随后开始。
而在白云、天河以及番禺的多个街道,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也接着进行。
4月份的广州,白天的最高温度接近30度。
但28000多名医护人员,分布在3571个核酸采样点。
到4月10日12时,广州市全员核酸采样达到1918万份。
广州市卫健委发言人表示,本轮疫情传播链条基本清晰,有信心尽快控制。
在做好内控的同时,广州也迅速做出决定,防止疫情外溢。
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决定:
4月11日零时开始,市民非必要不离穗,确需离穗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广州再次展示出她的胸襟:
这一次,她不仅要对1800万广州人负责,同样要对其他所有的城市负责。
2
整整48个小时,4月的高温里,广州人生死护城,太过震撼。
他们用自己的速度,努力去跑赢奥密克戎。
但广州的防疫能力,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快”字。
她还很“温情”。
记者在天河区的防范区看到,尽管小区广场拉有警戒线,但区内周边商铺正常营业。
在白云区的一个核酸检测点,当地街道还设置了一个物资供应点。
管控区内的居民,市民做完核酸,可以就近买菜。
方便,又贴心。
要防范病毒,也要生活,绝不一封了之,绝不一刀切。
疫情一开始,广州就全面摸查封控、管控区域内特殊群体的就诊用药、生活等基本需求。
所谓特殊人群,包括透析患者、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慢性病人等。
疫情突如其来,出行不便,这些人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
广州早已心里有数,而且提前安排。
这两天,“广州管控区蔬菜包10元一袋”的话题,被无数人围观。
广州市供销总社,参与兜底保障管控区生活物资供应。
它推出的“食材包”,仅仅才10元。
四种青菜,不仅有主打菜,而且有葱、姜等配料,在选材上,还尽量符合广州做菜习惯。
在这个蔬菜比肉贵的春天,你大概很难想象,这一幕会发生在疫情中的城市。
但它的确真实的发生了。
因为,这里是广州。
她总是第一时间跑在最前面,低调做着实事,尽力让每个人都温暖与心安。
3
疫情中的广州人,同样淡定得让人惊讶。
今天,一条“广东人做核酸的标配四件套”的消息,上了热搜。
这几天,不管是在睡梦中,还是在被隔离在家中。
听到做核酸的消息,广州人带着“短袖、手机、钥匙、人字拖”的四件套就下楼了。
没有拥挤,没有抱怨,有着只是默默却坚定的配合。
他们会设学生和老人核酸专区。
除了配合,他们还格外感恩。
4月10日的广州,户外最高气温达30℃。
在番禺区的一处核酸检测采样点,医护人员们顶着酷暑工作,很快汗流浃背。
看到大白们如此辛苦,村里临时采购2.4吨冰块,送到核酸采集点,“硬核”降温。
他们还苦中作乐。
在白云区三元里抗英大街,志愿者们敲锣打鼓,舞着金狮,动员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舞狮=无事。
为了宣传测核酸,他们在大太阳下舞狮。
虽然辛苦,却激情满满。
有人说,低调是广州人的气质。
广州街上那个穿着人字拖的普通人,很可能是个身价不菲的亿万富翁。
其实,广州人低调,却很温柔;
广州人足够包容,却也实干。
广州人从来都是能发声的发声,能做事的做事。
他们都在努力做彼此的光。
4
记不清,这是广州本土发生的第几次疫情了。
但没有例外,广州再次展现出她的快、稳、狠。
她和时间抢跑,警惕一切可能的隐患,把风险降到最低,也格外清醒与有温度。
疫情至今,有句话耳熟能详:疫情防控,是一座城市的镜子。
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到广州身上,那就是:
疫情中的广州,形象的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一线城市。
真的,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叫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应当有一流的反应速度。
病毒袭来,她不会有躺平,也不会有退缩。
她从来都没有任何的犹豫,能果断出击,快速反应。
她一贯从容。
应对措施和方案,迅速又到位。
一线城市,应当有一线的慈悲。
所谓慈悲,是指具有足够的包容心。
既不对普通的感染者指手画脚,不人肉搜索。
也兼顾到疫情中相对的弱者,甚至是宠物。
关注到他们的需求,与可能的困难,并提前解决。
一线城市,还应当有一流的市民。
他们尽职、敬业和尽力。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广州迅速反应,广州速度,再次震撼所有人;
市民从容又淡定;
所有人都被免于惊,免于苦,免于流离失所,免于无枝可依。
疫情中的广州,再次证明:她仍然是人间值得。
5
最后,说两组数据吧。
一组是,目前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占到90%。
广东省在用的集中隔离点有300多个,每天被隔离人员有近3万名,工作人员有近2万名。
而广州作为省会,又承担了接纳其中大部分入境人员的任务。
广州,一直在为国挡毒。
另一组是,2021年万亿GDP城市财政支出。
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城市财政支出最少。
这意味着,她拿着最少的钱,却承担着疫情中最苦最累的活。
这就是广州。
她吞下了委屈。
背负起了责任。
从不轻易言说,却拥有足够的危机应对能力、治理水平。
她能让你感受到温暖、尊重、和踏实感,值得你托付终身。
这样的广州,一定能扛过这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