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和小便池:人类的边界意识就在这里

2022-01-10 00:01:05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男生朋友们在马桶上也都坐着尿尿了,世界会是什么光景?

但女性朋友们此刻一定都会欢呼,因为马桶会变得干净起来!我们也不必再承受他们飞溅的尿液和无止境的马桶清洁工作了。

男人的小便池不可侵犯,而马桶也不可!

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也就像这样不容被侵犯,需要我们各自守护好自己的“领土”。且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边界,不去冒犯。

什么是边界感?

一般提到边界感,我们第一会联想到的就是物理空间上的边界,比如自己的房间,自己安全的人际距离等等。

物理上的边界让我们心理上产生一种边界感,它是更加虚无的,但无处不在。

就好像在我们的心上无形的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可大可小,可近可远,捉摸不透,却又是内心的一种非常真实的感受。当它被侵犯的时候,我们会产生强烈的不适。

就像叔本华提出的“刺猬困境”理论:寒冷的冬天,有一群刺猬想通过拥抱来取暖,但每当靠近之后,触碰对方,总会刺伤彼此。因此,为怕互相伤害,只好留有距离。

边界感也是现代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其产生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工业文明繁荣、城镇化不断推进,人们所能拥有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少,而内心相应的一种保护机制就越发凸显:要保护自己的边界,确保其不被打破。

从而避免自己受伤,也避免过度卷入。概括而言,边界感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

但总也有些人没有能发展出这样的一种边界意识,这与他们的婴幼儿期息息相关。

0-7个月的婴儿感知的是“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的这样一种中心思想。我们都是在1岁左右才渐渐发展出自己与外界的区别,也就是“客体分离”,而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发展好,就好像小鸡没有能通过自己的力量破壳健康发育一样,就会出现边界感危机。

边界感出现问题的人,他们往往:

1.太把自己当回事

这类人的属性是自恋,ta们的边界感很弱,可能习惯性的会做一些看似“亲密”的举动,但让人感到非常的冒犯。这种类型的形成往往与父母过度的满足孩子有关,进而让孩子觉得我的要求别人应该都知道并且被满足。

2.没有原则

没有原则的人的属性是自卑,这类人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往往也还是会让人产生极度不适。

Ta说话做事没有一个分寸,也就搞不清ta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常见的典型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能你说xx人很糟糕,ta便也这么觉得;如果换个人说xx人很棒,ta又会迎合对方。没有原则的人可能连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也不清楚。

在养育过程中,如果父母过于冷漠、忽视孩子就会形成这种类型。

因为孩子需要讨好、取悦他人才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安全感。在客体分离的过程中,他们并不知道安全的分离是什么样的,只能继续在这个过程中来来回回不断摸索。

3.控制欲强

控制欲强的人总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也就不会去管自己的做法会不会让对方感到不适,这种人会希望为所有的人或事情负责。

这和父母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孩子有着密切的关系。

形成的模式就是我需要为所有我周围的我能把握的事情负责。但这种控制欲对于别人来说也就是一种冒犯罢了。

谁会希望别人替自己做决定呢?

没有边界感会有什么后果?

没有边界感的人经常会提出一些自认为合理的请求,可能接收者已经感觉到被冒犯或者颇有怨言,但ta们无法感知对方的感受,因此也就会依旧的“我行我素”。

也有可能是在一味的讨好、取悦别人,但却失去了自我。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如果持续在上述的状态中,那很自然的人际关系(友情、爱情、家庭、工作……)就会出现危机。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纳闷:为什么我好像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为什么周围的人好像都对我有些躲躲闪闪?

这就好比外国人做的一个关于男性尿尿的实验,他们提前准备好荧光液体和紫外线灯,观察尿液的飞溅程度。

根据他们的调查显示,有超过2/3的男性会站着尿尿,而在瞄准马桶的过程中,尿液飞溅到了马桶的各处,且几天之后被标记的地方越来越多,几乎覆盖了整个马桶,脏的无法令人直视。

没有边界感的人就像男人站着尿尿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破了对方的安全区,周围人往往就会选择远离保证安全。而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对方也就更无法看到ta的自我,这种情况下也很难发展更深厚的关系。

如何保护自己的边界?

1.识别自己的底线

前面提到过当我们的边界被打破时,我们会产生极度的不适,所以保护边界的第一步便是识别产生不适的场景、话语等,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底线,如果对方再突破我便会觉得非常不适甚至爆发了。

就好像一个烟雾报警器一样浓度达到,就会报警。

2.勇敢自信的表达,你有说“不”的权利

很多时候,我们会担心如果向对方说“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甚至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在这里小编想鼓励各位,我们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我们可以勇敢自信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愤怒、悲伤等等情绪,只要是不带指责、攻击性的且真诚的。

3.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强化自我意识

边界感的缺失一般源自原生家庭,父母的过分干涉或过分忽视让小孩无所适从,这样被养育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我意识,因为在原生家庭中没有被训练过。

在长大后与人的相处中也会再现这种模式,因此强化自我意识,能够很好的树立自己的边界感。

这点需要我们经常问自己:我的想法是什么?我听到这些话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不断地练习,渐渐地形成自我意识。

边界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灰色地带,可能会随着经历不断地改变,能够识别到它的存在,而非“非黑即白”式的模式,然后保护好自己,守护好边界,安然的生活即可。

-END-

策划:流沐

作者:时溪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幻塔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名录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