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2-26 20:11:00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7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公司法修订草案公布控股股东和董监高责任更加明晰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近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修订草案12月2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草案完善了公司设立、退出制度,强化控股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这有利于夯实资本市场制度基础,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权利与责任边界。
·机构撤退苦了迷你基金逾800只踩清盘红线
2021年又迎来基金清盘高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240只基金清盘,较2020年全年清盘数量增长近四成,仅次于2018年的430只。然而,存量迷你基金依旧泛滥,仍有800余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已踩上基金清盘红线。在这类迷你基金中,有不少品种贴着2亿元发行红线成立。有的“短命”基金存活不足半年,成立不久就火速清盘。其中,机构撤退是导致基金火速清盘的主要原因。
·水泥行业迎来整合窗口期
近期水泥行业整合潮起,股权收购较活跃。业内人士认为,“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迎来整合窗口期,水泥企业之间的整合将成为优化产能结构的重要方式。从行业基本面看,受下游基建、地产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四季度以来水泥价格整体处于下降通道,行业淡季周期特征明显。
上海证券报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
12月25日,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上海西岸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以视频方式参与此次论坛。周小川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前景可期。他建议,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
·年内7家央企“京外”落户未来三年或成密集迁出期
2021年,央企“离京”脚步明显加速,年内已有7家大型央企决定将总部迁至京外或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落户。其中包括今年在京外落户的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控股,以及选择外迁的中国电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
·年末81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多只明星基金将携巨资入场
2021年末尾,基金发行并未出现往年那样的淡季。12月以来,已有81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这一数量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其中钱睿南、饶刚、范庭芳等明星基金经理成功发行新基金,将携巨资征战来年市场。
证券时报
·机构积极调研北交所上市公司后备企业充足
公开信息显示,北交所开市一个多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35家,而9月以前精选层挂牌一周年里仅12家接待机构调研,改革消息宣布后增至19家。调研机构中,半数以上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目前券商研报覆盖的股票范围已超过40家。
·超前发力重在稳预期基建投资有望阶段性冲高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对明年基建投资规划了实施路径。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在明年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下,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有望在明年年初发力稳预期。在继续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的同时,超前开展的基建投资将更注重地区经济贡献度大、促进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项目。总体来看,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料将好于今年,明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阶段性冲高,但对全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有限。
·换电模式按下加速键多家公司切入赛道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充电联盟)《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系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对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的关键核心部件、技术要求和通用流程进行了详细规范,还对快换装置、通信协议、锁止机构、数据管理、试验规则和安全防护等进行了分类、规范和要求,将更好地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证券日报
·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
12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记者梳理发现,同第三季度例会相比,第四季度例会在措辞上有所调整,并出现一些新提法。比如,货币政策要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等。
·月内17家公司被立案调查信披“顽疾”让投资者频受伤
在严格监管下,多家上市公司过往劣迹被揪了出来。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12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7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中“信息披露违规”仍是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在17家公司中,有16家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另1家是因“涉嫌内幕交易”。
·机构对保险股调研热情跌至冰点外资12月份逆势加仓平安、国寿、新华
伴随着保险板块大幅下挫,各类投资机构也不再调研保险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6日,机构对保险股调研非常冷清,这在过往几年中较为罕见。但外资机构开始在12月份逆势加仓部分保险股,且加仓幅度不小。沪股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外资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的持股量较11月30日增加18%、22%,对中国平安的持股量增加了13%。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