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落实"双减",要抓好4个关键点

2021-10-03 18:31:00

南京侦探

(原标题:倪闽景:落实“双减”,要抓好这4个关键点!)

来源|本文拟刊于《教育家》8月刊第4期

作者|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孩子们带来的教育问题大家心知肚明,但谁都不愿意从自己的孩子开始减负,特别是被资本裹挟的校外培训疯狂扩张,进一步加重了全社会的焦虑,孩子们苦不堪言,教育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双减”新政抓住了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也抓住了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双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要取得全面胜利,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是根本。学生作业量过多,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对于教学要求把握不住,希望通过学生做大量题目来弥补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带来的问题。

学生校外培训过多,情况就相对复杂一点,课堂教学中一些孩子不能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课后,如果学校没有适时提供个别化辅导,就会造成校外补课的需要,这种情况一直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是去参加补课,而是去参加超前学习培训,如果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把握正常的教学要求,就会导致没有超前学习的孩子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结果超前学习成了刚需,甚至很多孩子主动要求家长送自己去参加超前培训,“剧场效应”由此产生。

因此,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要义是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精准把握教学内容,让没有参加超前学习的孩子能够自信地完成学习,同时由学校来提供更丰富的免费的课后服务,包括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能够让有疑惑的学生及时得到高水平的学习支持。

这两方面的质量提升,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收入待遇,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来做教师。

完善对区域与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是核心。很多人认为高考选拔制度是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实际上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总体上来讲,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好制度,目前的高考综合改革是一种完善,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高校是不可能通过摇号来招生的。

进一步讲,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承受负担的能力,教育改革不是要消除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消除学生没有意义的负担,所以减负不是考试的难易问题,而是学习意义的问题,特别是要消除大规模超前学习带来的毫无意义的学业负担。

我认为通过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改进,是可以大幅度减轻学生无意义负担的。学校是教育的专业机构,其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升学,因此学校需要用专业的评价来约束,这个专业的评价,必须从原来只关注学科成绩、比升学率的状态里跳出来。上海推出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把学生的学业负担、身心健康、师生关系都纳入学校和区域教育质量的评价范畴,就是要教育者知道,学习是有代价的,只追求学业成绩好了更好,无视学生的全面质量提升,是有风险的。

培训机构主动作为是平稳实施“双减”要求的重点。各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主动整改,立即停止双休日和寒暑假培训收费和补课,课中的培训也要回归到针对学习困难孩子答疑解惑的方向上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补充。对培训机构而言会存在一个阵痛的过程,但是这个阵痛是对近几年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一种修复。一些针对未成年人学科类的培训机构会转型到其他内容或其他群体的培训,也会有一些培训机构关门停业,企业负责人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做好教职员工的安抚和学员的退费消课安排。

政府部门要坚决落实文件要求,摸清底数,指导机构做好减少文化学科类培训的方案。对于非文化学科类培训,比如体育、艺术、科技类培训也要形成有效的审批制度和预收费资金监管制度,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未成年健康成长。

家长需要一次教育观念的新启蒙。这几年校内减负校外加负情况比较突出,如果家长观念不转变,学校减少作业量,家长会自己布置作业给孩子;校外培训机构严格监管了,家长就会转向家教和团课,如果这样,“双减”工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演变为更加无序的校外补课情况出现。

教育教学有自身规律,孩子不是机器,并非作业做得越多成绩就越好——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PISA测试表明,15岁孩子的周作业量最好控制在11.2小时,作业太多学生成绩反而下降了;PISA测试也表明,课外补课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性并不大,也就是说补课并不是有效提高孩子成绩的办法,学生学业成绩提升最相关的是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对学校的热爱程度。

很多家长把孩子们送到培训机构去补课,是出于无奈。在这方面,家长更应该支持国家有关“双减”文件的要求,让孩子们在周末和节假日,有更多的亲子活动,参加有意义的家庭劳动和体育运动。政府部门应该形成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积极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动员学校和全社会力量,创设更多主动学习休闲的空间和机会,为孩子们和家长提供更充分的多样化服务,让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总之,“双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行动,就是要让所有校长、教师明白,通过教育系统自身努力是可以在减负上有所作为的;也要让全体家长明白,只关注学业成绩是有风险的,孩子的全面发展不是靠学科培训实现的;更要让培训机构明白,无论是校内教育还是校外教育,其根本都是立德树人,不能把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名录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