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这座潮汕古城是什么颜色?

2021-10-12 12:00:41

4年前,23岁的蒋新毅然决定辞掉广州设计师的工作,回到老家揭阳。

这对在外打拼的潮汕年轻人看来,放弃一份收入还算可观、前景还算不错的工作,回流三线城市。

多少有点不可思议。

△ 揭阳老城中山路上的小店

蒋新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我们坐在他开的“厝(cuò)”聊天。

厝和“错”字同音,又有潮汕话“房子”的意思,即为——蒋新回到揭阳的这栋旧房子。

从被当初长辈们误解、不解,到现在。

厝已经发展为揭阳文化的聚集地,更是外地游客来寻觅潮汕本土文化的好去处。

△ 墙上,是揭阳当年的一些老物件

更有意思的是,店里有许多揭阳乃至潮汕文化的摆件。

有人称,这里就是一个小型的揭阳文化博物馆。

△ 揭阳的铁线木偶,老艺术家再难寻,这样的老物件,蒋新还有很多

既是揭阳城市文化的缩影,也是在地文化再生的引领者。

转眼间,蒋新已经坚持了4年。

01

数百年的旧时光

厝坐落在揭阳榕城区的中山路,顺着进贤大道走500米就可以找到。

在这条看起来旧旧的骑楼街上,谁能想到昔日它的光芒万丈。

△ 中山路

据雍正《揭阳县志·坊表》所示——

中山路包括明朝所建的那些牌坊(包括“衙前”路段),曾经总共有23座之多。

也就是说640米长的街道上,有23座牌坊簇拥站立在历史长河里。

牌坊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称世界第一。

虽说现在牌坊们都不复存在。

但用蒋新的话来说,日久弥新之中,有意思的店还是有不少留存了下来。

非遗传承的灯谜店、传统理发店、招牌都生锈了的表带厂,还有古法裁缝店和武术拳馆。

△ 表带厂和传统理发店

骑楼街很窄,有的地方车开进来也困难,摩托车轰隆隆穿行而过。

△ 张小泉老字号也在这条街

我们在厝的楼顶看下去,中山路就像一副小镇电影。

表带厂的大叔骑着单车出来,旁边一年轻人骑着摩托所向霹雳。

我们去的时候是中午,整条街寂静无声,除了一个卖猪肠胀糯米的大哥。

店铺们都关门午睡,悠悠然直到三四点才准备重新开档。

直到黄昏时,骑楼人开始变多,人们散着步,骑着车,日子漫长。

△ 黄昏时的中山路,亮起了灯

疫情前,蒋新经常和小伙伴在这条街上做潮汕在地文化的市集和音乐会。

和大城市的市集不同,这里更接地气。

△ 逢年过节的市集当天

拜神文化、灯谜文化、手艺人、潮剧……每逢市集,揭阳老城区的人都会全家出动,阿公上台演出,阿婆台下加油。

也不乏年轻人和孩童。

厝边们(街坊们)自己凑齐市集的物料,家里的椅子,祠堂里的长桌,借来的遮阳伞。

年轻点的搬搬抬抬,年长的,准备自己要都兜售的字画,或者老物件。

蒋新,这些筹办者,则是忙着指挥交通,疏散人流。

整条街区,像是过节,也像是回到旧时光。

在很多人看来,这才是这条街最让人眷念的地方。

揭阳,被提及得不多,被书写得更少。

而其实作为潮汕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都留在了揭阳榕城老区。

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瞬间,是不少外出游子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离开中山路时,我们去吃那位大哥的猪肠胀糯米。

这是一种普宁古城洪阳的民间传统小食。

糯米与猪肉香菇、虾、莲子等等融合在一起。

看起来不起眼,却相当美味。

走了那么远路的游子们,也该回家看看了。

02

藏于闹市中的文明

在中山路1公里范围内,进贤门、学宫、城隍庙……尽是揭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进贤门是揭阳古城的标志,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距今380多年。

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

整个建筑古朴大方,是潮汕地区古城门的佼佼者。

据传早年间为了取个好意头,揭阳的地方官赴任都会从进贤门走过,而附近的男子娶妻或者学生升学,都要在进贤门里走上一遭。

以求得妻子贤惠、学子高中。

这个习俗至今还保持着,常有家长带着即将考大学的孩子来进贤门里走上一遍或者绕城楼转上几圈,以求好运。

△ 我们去的时候,恰逢放学的小学生穿过进贤门

平日里,这里附近的学生们,也常看到他们背着书包穿行而过。

陡然间,就有种时空的交叠之感。

而继续沿着思贤路走大约400米,便到揭阳学宫。

作为潮汕地区的文化代表,距今已有876年的历史,也是藏于闹市中的文明。

学宫原称“孔庙”。

现存总面积2002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的最大规模府、县级孔庙,也是揭阳古代最高学府,同时又是革命活动旧址。

一样是红墙飞檐,阳光下,黄昏时,都有不一样的感慨。

虽然进贤门、学宫都保留着潮汕传统民俗风情,但这里却早已是揭阳榕城老城区的商业美食集合地。

学宫旁走过来,是揭阳第一家麦当劳。

远远的就看到麦当劳的标识,建筑风格与学宫也是同类型,可谓用心。

每天傍晚时分,学生放学骑车经过,热气腾腾,他们的童年时光似乎也在眼前穿梭而过。

日出日落,八百年来的风云岁月,恍若弹指一挥间。

03

绿色城市的新方向

我们让蒋新说揭阳这座城市的性格。

他想了很久,“我觉得是水。”

依水而居,以水为生,让揭阳人的脾性温和又有韧性。

榕江水悠然而过,也给揭阳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距离进贤门不远的西湖,小桥流水,郁郁葱葱。

可亭台楼阁背后,就是新城的繁华。

△ 西湖的楼阁和后面的大厦,古今映照

仿佛看到这座南方小城,披着故事,戴着过往,身体轻盈地向前走去。


布谷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名录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名录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